产品展示
【科普】“术后便秘”好痛苦!别着急,6招教你科学调理
想象一下,你刚刚经历了人生中一场重要的手术,身体正在慢慢恢复,满心期待着能够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。然而,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一个不速之客——术后便秘,悄悄地找上了门。它像是一段不和谐的旋律,在你的康复乐章中突然响起,让你倍感困扰。
别担心,你并不孤单。术后便秘是许多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都会遇到的“小插曲”。它虽然让人烦恼,但并非无解之谜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术后便秘的神秘面纱,看看这个“小插曲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,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,让康复之路重新变得顺畅无阻。
术后便秘是指患者在手术后恢复饮食3天后仍未排便的现象,尤其在术后1至5天内最为常见。这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,还可能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造成双重影响。但这个并不是不能解决的,一起来了解吧!
术后便秘的常见原因
1、卧床时间长,活动减少
手术后,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,尤其是经历了重大手术的患者。长时间卧床导致全身代谢降低,运动量不足,流向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,肠道功能恢复不及时,肠蠕动减弱,从而形成便秘。
展开剩余82%2、饮食结构改变
术后患者的饮食方式及结构常发生变化。由于术前长时间禁食,术后未及时恢复饮食,或食物中纤维素摄入不足,不能对胃肠道产生有效的刺激,导致胃-结肠反射减弱及肠内压不足,排便反射也随之减弱,引发便秘。
3、排便习惯、姿势与环境的改变
多数人对床上排便不习惯,常有意抑制排便,导致大便干结。约90.5%的便秘患者因不适应床上排便而尽量不排便,使直肠渐渐失去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,增加了排便困难。
4、手术创伤、麻醉药物及镇痛方式
手术创伤和麻醉药物都可能影响术后消化功能,抑制胃肠功能,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胃肠活动能力减弱。不同的麻醉方式下,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也不同,全麻患者便秘发生率最高。
5、心理应激反应
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及心理准备不足,易产生紧张、焦虑、恐惧等情绪。这些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抑制迷走神经,使肠蠕动减慢,从而引发便秘。
术后便秘的主要症状包括
1、便意少,排便次数减少;
2、排便艰难、费力;
3、排便不畅,大便干结、硬便,排便不净感;
4、腹部不适、食欲下降、肚子变大、口苦口臭、长斑长痘等;
5、部分慢性便秘患者还伴有失眠、烦躁、多梦、抑郁、焦虑等精神心理异常,这些可能相互形成恶性循环,导致病情持续恶化。
术后便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
1、饮食调整
(1)增加膳食纤维:术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正常饮食,并注重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。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,刺激肠道蠕动,从而预防便秘。建议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(如南瓜、西红柿、胡萝卜、土豆等)、水果(如苹果、香蕉等)、豆类(如红豆、绿豆等)和谷类(如糙米、红薯、玉米等)。
(3)避免精细饮食:术后饮食应避免过于精细,适当增加粗粮和杂粮的摄入,如玉米、燕麦等,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和体积。
2、适当运动
(1)早期活动:术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下床活动,以促进肠道蠕动和血液循环。即使不能下床,也应在床上进行适量的伸展和翻身运动。
(2)按摩:定时按摩腹部,沿着结肠自右向左做顺时针环形按摩,每天3-4次,每次5-10分钟,或在排便前20分钟进行。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和血液循环,进而缓解术后引起的腹胀及便秘等症状。
3、排便习惯培养
(1)术前宣教: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的习惯。
(2)定时排便:鼓励患者术后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,即使无便意,也可坚持每日蹲厕5-10分钟,以刺激肠道蠕动。
(3)排便环境: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蹲姿或坐姿排便,并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,避免有意识地抑制排便。
4、中医治疗
(1)穴位按摩:根据中医理论,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刺激肠道蠕动,缓解便秘。常用的穴位包括支沟、中脘、天枢、气海和足三里等。按摩时,用拇指指腹垂直着力于穴位向下按压,由轻到重,待患者出现酸麻感时再持续按压3分钟。
(2)穴位贴敷:采用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,如神阙穴,以达到健脾消食、行气导滞的效果。常用的中药有大黄等,这些草药能够改善肠道功能,促进排便。
(3)耳穴压豆:中医学认为,耳朵是人体十二条经络经过、会合和终止的地方。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特定穴位,如耳尖、大肠等,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便秘的效果。这种方法简单易行,且副作用小。
(4)中药调理: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,开具个性化的中药处方。这些中药通常包括黄连、枳实等药材,具有健脾消食、行气导滞的功效。服用中药时,应遵循医嘱,按时按量服用。
5、心理支持
术后患者常因担心伤口疼痛、排便困难等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。这些情绪会抑制肠道蠕动,加重便秘症状。因此,医护人员应术前向患者详细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便秘情况,以及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,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。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,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减轻术后心理压力。
6、药物治疗:
若上述措施未能有效缓解便秘,可考虑药物治疗。开塞露是一种常用通便药物,安全性高,可反复多次使用。石腊油或乳果糖等润滑剂能有效润滑肠道,妨碍水分吸收,适用于顽固性便秘患者。
综上所述,术后便秘是一个常见的术后并发症,但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、适当的运动、改变排便习惯及环境、腹部按摩、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等措施,大多数患者的便秘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。同时,通过饮食调整、适当运动、排便习惯培养、中医治疗和心理支持等预防措施,可以降低术后便秘的发生率,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。
参考文献
[2]周青,韩秀珍,商竞宇,等.功能性便秘中医治未病干预指南[J].江苏中医药,2024,56(07):47-50.DOI:10.19844/j.cnki.1672-397X.2024.07.013.
作者: 张茵 广东省中医院脊柱微创科
编辑:陈佳
发布于:北京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